图片
图片
图片
"精选王贞白佳作,便于您收藏细品"图片
图片
图片
王贞白(880—955),字有逸,号灵溪,唐末五代江西上饶人,晚唐著名诗人、学者。他早年游学长安,以《白鹿洞二首·其一》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名动诗坛,被《全唐诗》收录诗作百余首,以“清润典雅”的诗风独树一帜。
其诗兼擅边塞、隐逸、咏史诸题,既承唐风雄浑,又融五代哀婉,如《御沟水》借景抒忠,《落叶》以物喻时,展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悟。王贞白晚年隐居灵溪,潜心治学,其诗作被《唐诗别裁集》《唐五代诗史》等权威典籍高度评价,对后世劝学、边塞题材诗歌影响深远。
今以王贞白最负盛名的十篇诗作为引,邀君共赏其笔下的边塞豪情与隐逸禅心,感受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的永恒智慧。
[1]
《白鹿洞二首・其一》
唐・王贞白
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
不是道人来引笑,周情孔思正追寻。
王贞白的这首诗是劝学佳作。首句 “读书不觉已春深”,生动地描绘出诗人沉浸于书海,浑然不知春天已至深处,体现出专注读书的状态。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 成为千古名句,以通俗而深刻的比喻,强调了时间的宝贵。后两句 “不是道人来引笑,周情孔思正追寻”,表明诗人因沉醉于周公、孔子的精义而未察觉外界,进一步凸显其对知识的执着追求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劝勉人们珍惜光阴,勤奋读书。
[2]
《御沟水》
唐・王贞白
一带御沟水,绿槐相荫清。
此中涵帝泽,无处濯尘缨。
鸟道来虽险,龙池到自平。
朝宗本心切,愿向急流倾。
诗开篇描绘御沟水在绿槐荫蔽下的清幽之景,“此中涵帝泽” 点明御沟水蕴含着帝王恩泽。“无处濯尘缨” 则暗示在这象征帝泽的水中,不能洗涤尘世的缨带,有洁身自好之意。“鸟道来虽险,龙池到自平” 以御沟水历经险途终入龙池,象征着追求目标过程虽艰难但终会顺利。尾句 “朝宗本心切,愿向急流倾”,表达了诗人一心向帝、不畏艰难的忠诚与决心,借景抒情,寓意深刻。
[3]
《春近》
唐・王贞白
山雪银屏晓,溪梅玉镜春。
东风露消息,万物有精神。
索漠贫游世,龙钟老迫身。
欲浮沧海去,风浪阔无津。
诗的前半部分描绘早春之景,“山雪银屏晓,溪梅玉镜春”,将雪山比作银屏,溪梅映照如在玉镜之中,展现出清新雅致的画面。“东风露消息,万物有精神”,东风带来春的讯息,万物焕发生机。后半部分转而抒发个人感慨,“索漠贫游世,龙钟老迫身”,写出诗人贫困潦倒、年老体衰的处境。“欲浮沧海去,风浪阔无津”,表达了诗人想要有所作为却无路可走的无奈与迷茫,景与情交融,富有感染力。
[4]
《送马明府归山》
唐・王贞白
辞秩入匡庐,重修靖节居。
免遭黑绶束,不与白云疏。
送吏各献酒,离亭半在湖。
将行春又好,民乐复何如。
此诗是送友人马明府归隐之作。首联 “辞秩入匡庐,重修靖节居”,点明友人辞去官职,前往庐山重修像陶渊明那样的居所,表达对其归隐的肯定。“免遭黑绶束,不与白云疏”,写出友人摆脱官场束缚,亲近自然的惬意。颈联描绘送别的场景,送吏献酒,离亭半在湖中,画面优美。尾联 “将行春又好,民乐复何如”,既为友人能在美好的春天归隐感到欣慰,也体现出友人深受百姓爱戴,全诗情感真挚,意境清幽。
[5]
《钓台》
唐・王贞白
异代有巢许,方知严子情。
旧交虽建国,高卧不求荣。
溪鸟寒来浴,汀兰暖重生。
何颜吟过此,辛苦得浮名。
诗借严子陵钓台之事抒发感慨。“异代有巢许,方知严子情”,将严子陵比作古代的巢父、许由,赞扬其高尚的情操。“旧交虽建国,高卧不求荣”,讲述严子陵与刘秀是旧交,却不慕荣华,隐居垂钓。颈联描绘钓台周围的景色,溪鸟寒浴、汀兰重生,增添了清幽的氛围。尾联 “何颜吟过此,辛苦得浮名”,诗人自愧辛苦追求浮名,与严子陵形成鲜明对比,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高尚品格的向往。
[6]
《湘妃怨》
唐・王贞白
舜欲省蛮陬,南巡非逸游。
九山沈白日,二女泣沧洲。
目极楚云断,恨连湘水流。
至今闻鼓瑟,咽绝不胜愁。
此诗围绕舜帝南巡和湘妃的传说展开。首联 “舜欲省蛮陬,南巡非逸游”,表明舜帝南巡是为了视察边远地区,并非贪图享乐。“九山沈白日,二女泣沧洲”,描绘出舜帝驾崩后,湘妃在沧洲哭泣的悲伤场景。颈联 “目极楚云断,恨连湘水流”,以目断楚云、恨随湘水,将湘妃的怨恨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。尾联 “至今闻鼓瑟,咽绝不胜愁”,表示湘妃的哀愁至今仍能让人感同身受,全诗情感哀怨深沉,富有感染力。
[7]
《落叶》
唐・王贞白
落多秋亦晚,窗外见诸邻。
世上谁惊尽,林间独扫频。
萧骚微月夜,重叠早霜晨。
昨日繁阴在,莺声树树春。
诗以落叶为主题,描绘了秋末之景。“落多秋亦晚,窗外见诸邻”,点明落叶增多,秋天已深,从窗外能看到邻居家也有落叶。“世上谁惊尽,林间独扫频”,表现出诗人独自清扫落叶的孤独,也暗示世人对秋景变化的麻木。颈联 “萧骚微月夜,重叠早霜晨”,分别从月夜和清晨的角度,描绘落叶在不同时间的景象,营造出凄凉的氛围。尾联 “昨日繁阴在,莺声树树春”,通过回忆昨日树叶繁茂、莺声婉转的春天,与如今的落叶之景形成鲜明对比,抒发了时光易逝的感慨。
[8]
《题严陵钓台》
唐・王贞白
舜欲省蛮陬,南巡非逸游。
九山沈白日,二女泣沧洲。
目极楚云断,恨连湘水流。
至今闻鼓瑟,咽绝不胜愁。
此诗与《湘妃怨》内容重复,同样围绕舜帝南巡和湘妃的故事,营造出哀怨、悲伤的氛围。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舜帝南巡不归,湘妃悲痛哭泣的场景,“目极楚云断,恨连湘水流” 将湘妃的哀怨之情与楚云、湘水相融合,使情感更加深沉。尾联 “至今闻鼓瑟,咽绝不胜愁”,强调这种哀愁历经岁月仍让人动容,展现出诗人对这一传说的深刻感悟和细腻表达。
[9]
《少年行二首・其一》
唐・王贞白
游宴不知厌,杜陵狂少年。
花时轻暖酒,春服薄装绵。
戏马上林苑,斗鸡寒食天。
鲁儒甘被笑,对策鬓皤然。
诗描绘了杜陵狂少年的生活场景。首联 “游宴不知厌,杜陵狂少年”,直接点明少年沉迷于游宴。“花时轻暖酒,春服薄装绵”,描绘出少年在花开时节,身着轻薄春装,饮酒作乐的惬意。“戏马上林苑,斗鸡寒食天”,进一步展现少年在皇家园林中骑马嬉戏、寒食节斗鸡的放荡生活。尾联 “鲁儒甘被笑,对策鬓皤然”,将狂少年与年老仍为对策而奔波的鲁儒形成对比,讽刺了少年的虚度光阴,也表达了对勤奋治学之人的同情。
[10]
《从军行》
唐・王贞白
从军朔方久,未省用干戈。
只以恩信及,自然戎虏和。
边声动白草,烧色入枯河。
每度因看猎,令人勇气多。
这首诗描绘了从军生活。首联 “从军朔方久,未省用干戈”,表明诗人在北方从军很久,却很少经历战争。“只以恩信及,自然戎虏和”,强调以恩信对待敌人,能使双方和睦相处,体现出一种和平的军事理念。颈联 “边声动白草,烧色入枯河”,描绘出边塞的荒凉景象,边声吹动白草,烧色映入枯河,增添了几分悲壮。尾联 “每度因看猎,令人勇气多”,看到打猎的场景能让人增添勇气,展现出军人的豪迈气概,全诗意境开阔,情感积极向上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配资公司站点门户,配资网在线配资平台,微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