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记得过去,经历着现在,并不断地迈向未来,这就是我们对时间的朴素认知。科学家将其描述为:时间只有一个维度,它像一支永不停止的箭,我们都身处在这支“时间之箭”之上,只能从“过去”到“现在”,然后飞向“未来”。
图片
自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以来,“三维的空间”加上“一维的时间” 所构成的“四维时空”,就成了我们理解宇宙的基本框架。
然而一篇近日发表在《物理科学进展报告》上的论文却提出理论称,我们可能错了,时间可能并不是之前认为的那样只有一个维度,而应该是有三个维度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。
这个理论的核心在于,它把时间放在了比空间更基础的位置上。
其内容可以简单地描述为:在传统的四维时空观里,时空就像一块巨大的“画布”,宇宙万物,从星系到你我,都是画在这块布上的“图案”,而该理论则认为,这块“画布”本身可能被我们搞错了,实际上,三维的时间才可能是真正的“画布”,而我们所熟悉的三维空间以及其中的物质,反而是涂抹在这张时间画布上的“颜料”。
图片
那么,这三个维度分别是什么呢?根据该理论的设想,其中一个维度,就是所谓的“时间之箭”。
第二个维度与量子力学中的“可能性”有关。简单来讲,在微观世界里,一个粒子在被观测前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的叠加态,这第二个时间维度,或许就对应着所有这些平行的“可能性”。
你可以想象,在每一个瞬间,都分叉出无数个不同的“现在”,每一个“现在”都代表着一种可能发生的结果,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拥有无数条轨道的巨大车站,每一条轨道都通向一个不同的未来。
第三个维度,则在这些不同的时间维度之间“转换”或“过渡”的机制,负责维系整个三维时间结构的动态与稳定。
图片
那么问题就来了,科学家为什么会提出这个理论呢?答案就是:它可以有效地弥补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。
具体来讲,现代物理学能精确分类所有已知的基本粒子,但无法解释它们为何拥有各自独特的质量,比如,为什么顶夸克那么重?为什么不同代的粒子质量相差悬殊?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来获知这些数值,却不能从理论上来对其进行解释。
而该理论认为,我们所感知的三维空间以及其中的物质,应该是三维时间在单一时间维度上的一个“投影”,而其中基本粒子的质量,则由三维时间的几何结构内生决定的,不同的粒子,其质量是被这个结构所“允许”的特定值,通过该理论构建的数学模型,我们就可以直接从理论上直接计算出它们的质量,例如:
1、顶夸克的质量:理论计算出的理论值是 173.21GeV,实验测量值约为173.2GeV。
2、轻子质量比:理论计算出电子、μ子和τ子这三代轻子的质量存在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(约 1:4.5:21),这也与实测数据相当符合。
图片
科学家指出,该理论能在基本粒子质量这个问题上,给出如此精确的计算结果,就表明了它很可能触及到了宇宙更深层次的规律,而除此之外,该理论还可以给出一些可供在未来进行检验的“预言”。
比如说通过该理论可以计算出不同类型中微子的质量,以及它们之间的“共振”关系,又比如说,通过该理论可以计算出,引力波的速度并不是光速,而是比光速慢一个极其微小的量,这个差异在地球上无法察觉,但对于穿越了数十亿光年宇宙空间的引力波而言,累积的时间延迟或许就变得可以探测。
可以想象的是,如果这些“预言”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验证,那这个理论就将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物理基础框架,甚至动摇我们对宇宙本质的理解——或许我们所感知的一切,只是一个更宏大、更奇特的结构在我们这个时间维度上的一个“投影”。
图片
当然了,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这只能说是一种假说,科学家表示,无论结果如何,这个理论都为我们探索宇宙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。
参考资料:Three-Dimensional Time: A Mathematical Framework for Fundamental Physics,Reports in Advances of Physical Sciences Vol. 09, 2550004 (2025),doi.org/10.1142/S2424942425500045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配资公司站点门户,配资网在线配资平台,微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